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04日 17:56 |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回顾
每一位英语老师都在不遗余力的通过各种活动来丰富课堂教学。这些活动包括自由发言、专题发言、小组讨论、背诵、角色扮演、听写,做游戏等等。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至少我的课堂经常是这样的。所有的这些课堂活动在大一尤其是在大一的第一学期效果比较好,学生很积极,主动性较强,课堂参与度也高,但是到了大一的下学期情况就开始逆转,特别是到了大二下学期,老师设置的课堂活动都变成了被动式的邀请、低质量的回答,给大二上完课后的心情,我相信在座的每位公外老师都懂得。其实对此现象我一直在思考。
学生学情分析
我觉得课堂沉默原因不外乎学生的学习风格,语言能力,学习动机。那么我们一一分析一下这三个因素。第一,学生的学习风格。我们学生的学习风格往往是依赖型,他们大多是完全依赖老师,老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主动性较差,被动性突出。第二,语言能力,我们学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较差。第三,学生的学习动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不外乎放假考试过关,过个四六级考试,仅此而已。所以要改变他们多年形成的学习风格,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影响他们的学习动机确实很难,很挑战。面对这些挑战,一名优秀的老师应该是一个高超的课堂设计者,他要时常准备各种活动,设计好各个教学环节来被动的刺激他们,引导他们,而且要确保设计要新,要奇,从而来改变他们十几年形成的学习英语习惯,从被动接受食物到主动摄食。然而在实践教学中,我承认我是一个poor classroom teaching designer。等那些常规的课堂活动大概在一学年左右实施完之后,学生的新鲜劲已过,他们对于我所开展的活动麻痹,不感兴趣,甚至是置之不理。
我对课堂教学困惑的应对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通常解决的办法就是: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风格不是依赖型吗?那我就用任务驱动,其实就是布置一些任务,迫使他们去完成一些作业。总有一部分学生你推他,他还是会动的。此外,我还发现其实学生对于教师所讲的内容是有要求的,也表现出一定的偏好。他们往往对非课本知识较为感兴趣。那么我就在想是否把学生的这一需求也作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参照之一呢?所以在上课过程中,我会尽量会准备一些和西方文化相关的话题,或者是对课本内容里的某一文化现象进行拓展。比如在讲我们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三单元I Explore 1 Tales of a Second Grade Traveler这一课时,我就插入了对作者的简介,还介绍了海德公园、美国版图、欢乐满人间以及主要演员特别是对演员安德鲁斯的一些事迹作了回顾。我发现一部分学生的听课表现还是值得肯定的。另外,我的不少学生常在大一下学期就开始关注四级考试。其实我觉得这也是学生的需求之一,也是很宝贵的动机之一。作为上课老师,也应该将此考虑进去。所以我的所有班级在大二第一学期开始,我会在每一节课上都会讲一点四级真题,一些学生确实听得很认真。此外,在讲解课文的时候,我也会把文章中的知识点和四级考试的一些知识点相关联。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教学困惑以及我对这些困惑所做的反应,还请各位专家、同仁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马翼梅:2019年榆林学院专项督导暨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获奖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