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03日 16:30 |
3月28日,全国应用型高校教师发展联盟成立大会在山东曲阜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应用型高校主管领导、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教务处长及相关工作负责人员近百人出席了会议。
成立大会上,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秘书长张振笋宣读了关于成立联盟的倡议及《全国应用型高校教师发展联盟章程》,提交大会表决通过。合肥学院、大连医科大学、海南科技职业学院等53所院校当选为联盟常务理事。
全国应用型高校教师发展联盟是由53所应用型高校共同发起成立的,旨在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本着自愿、平等、合作、发展的原则,协同创新,合作共享,增进各应用型高校教学发展机构、教学发展工作者以及一线教师之间的交流、分享、协作、互助,共同追求教师发展。
联盟秉承“合作、创新、专业、赋能”的理念,明确任务是:聚集教发专家资源,打造高校教发智库;搭建协同共享平台,促进教发中心建设;承担委托课题研究,研发教师发展标准;建立培训专家队伍,提供教师培训支持;促进联盟校际联动,建立资源共享机制;重视学习科学研究,助力师生学力提升。近期,联盟将组织开展教师发展工作研讨、教师培训、现场考察交流等活动。
联盟成立大会上同时举办2019全国应用型高校教师发展工作研讨会,大会以“转型与赋能: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武汉轻工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张胜全教授结合本校教师发展工作经验,作了《从教师发展中心作用谈中心定位与行动策略》专题报告。张教授认为教师发展中心在保障本科教学质量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主要职能包括教师培训、资源建设、教研教改、教学交流及支持服务。尽管其归属在各高校不尽相同,但是都发挥着主动服务教研教学和全方位支持教师的需要。中心的日常建设工作包括:队伍建设、条件建设、平台建设、资源建设以及制度建设。张教授介绍了本校教师发展中心近年来在教师培训、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及支持服务方面开展的一系列活动,肯定了中心所取得的成果,尤其在BOPPPS教学工作坊培训方面所取得的经验。
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丁妍教授分享了《信息时代实现高效和有效教师培训的策略和路径》。报告指出部分高校教师发展中心流于形式,组织空洞化,并且存在惯性思维。在教师培训过程中,遇到资源短缺,人才不足,模式保守等瓶颈,急需解决。信息时代,利用现代化手段,逐步破解尴尬局面。第一阶段:学习、体验、分析;第二阶段:联合联动,探索多方共赢局面。结合复旦大学的实践经验,丁主任介绍了名为“以学为中心的课程设计(LCCD)”教师在线培训项目以及“FD-QM在线/混合课程质量标准与课程评审”培训项目。
耿丹学院原院长、北京德成经济研究院院长甘德安教授应邀做《从水课到金课——反思、分析与对策——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专题报告,根据当前高校水课泛滥的现象,认为:水课是课程设计与时代发展错配导致的,是学校课程设计缺乏研究,学校没有站在毕业生视角设计,是学校乱学教学方法导致的。就如何消灭水课、打造金课,甘教授提出了五点建议:推动课程制度创新;加强激励教师机制;尊重课程教育规律;借助博弈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资源配置。
德州学院原副校长巩建闽教授作了《基于OBE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报告。巩教授分析了高校人才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课程设计缺乏相应的目标,课程大纲没有很好地落实专业培养目标,陈旧的多年不变的考核评价体系也阻碍了能力的养成,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说的、教的、学的、考的往往不一致。基于问题,巩教授认为开展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的改革, 倒逼高校解决培养目标的制定问题,鼓励使用学生学习成果SLOs的理念和思路,围绕如何进行学业测评与评价量表制作等方面,巩教授分别提出了建议。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课程中心张振笋秘书长主持研讨,并做总结报告《转型与赋能:基于学习范式的教师发展中心重构》,张秘书长从移动互联时代,行政性组织缺陷、预设性内容困境、评价系统失衡、教师参与的缺失等方面说明教师发展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密涅瓦大学为例,引用“优质本科教育七大原则”,说明高等教育未来发展态势,认为教师发展工作是学校教育追求教育价值表达,教师发展机构转型与赋能是搭建开放多元共享平台,融入创新链、教育链,实现评估、培训、研究、咨询、技术、综合、服务诸要素资源的集成,基于学习范式的教师发展中心建构,必须以学习为中心。基于学习科学,就高校教师发展课程体系构建,张振笋秘书长提出了建议。
会议还邀请了宁波财经学院、合肥学院及黄淮学院的教师发展机构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应用型高校教师发展工作实践探索。会议通过分组讨论、晚餐沙龙、主题实践活动等形式,聚焦高校教师发展工作,促进参会高校校际交流,研讨会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注重互动,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
我校作为常务理事单位参加了此次会议,为学生学习、教师发展创设良好的条件,最终实现高校、教师、学生发展的深度融合及全面发展。